【山东教育报】改革高中招生录取方式 拓展学生主动发展空间
发布日期:2015-02-10浏览次数:字号:[ ]

改革高中招生录取方式 拓展学生主动发展空间
                                                    ——三论深入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张士俊 范宗武
        《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招生录取模式。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多次考试,考试结果以若干等级或及格、不及格方式呈现。综合素质评价以学生品德养成、身心健康、学习能力等为主要内容。高中学校招生录取实行综合录取、特长录取和推荐录取等多种方式。
        为什么要改革高中招生录取方式?这是因为传统的中考显现出愈来愈多的弊端。首先,传统的中考对初中生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初中三年,一考定乾坤。”许多学校为了拼升入重点中学的升学率,加班加点,加深教材难度,严重损害了初中生的身心健康。第二,传统的中考单纯以文化课成绩“论英雄”,不能全面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像德育、体育、艺术教育、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在以往的中考中难以得到体现。第三,传统的中考已成为新课改顺利推行的障碍。中考对初中课堂教学有着指挥棒的作用。很多学校在这一指挥棒的引导下,中考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而从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更加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中考已无法与之相适应,如不加以改革,新课改就无法顺利推进。第四,传统的高中招生录取方式是教育主管部门按照学生考试分数和填报志愿将学生分配给学校。这种招生录取方式使高中学校只了解学生文化课考试的成绩,而无法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潜能和兴趣特长,既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不利于高中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针对传统中考存在的弊端,《意见》提出了高中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和举措,简言之,即“多次考试、等级表达、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多次考试”变一次中考为多次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让学生有了考试的主动权和选择权,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学生可以统筹安排,在初中学段逐次把自己的最佳学业成绩呈现出来。“多次考试”让学生有时间和空间加强薄弱学科、发展特长学科,做到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特长发展、健康发展。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结果以等级表达或以及格、不及格形式呈现,对培养“合格加特长”学生起到引导作用,能够彰显学生的学科优势。传统的中考以总分录取,只能用总分的多少看出学生的差别,而等级表达是看学生得了多少个A、多少个B,可以明显地看出学生在哪些学科有优势,便于高中阶段的因材施教。分数改等级,也避免了学生不必要的加班加点、分分必争,让学生的心理压力得到纾解。
       “综合评价”补上了品德养成、身心健康、学习能力等传统中考所无法体现的内容,有利于推进新课改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综合评价”纳入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关键是做到评价体系科学、全面,评价结果公平、公正。一定要做到《意见》提出的那样,坚持“要素多元、形式多样、素质导向、程序科学”的原则,确保过程公开透明、内容真实准确、结果公平公正。
        只有在做到“多次考试、等级表达、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高中学校才有条件做到“多元录取”。高中学校实行综合录取、特长录取和推荐录取等多元方式,是对初中学校课程改革的成果检验,也是制度保障。如果初中学校课程改革注重三维目标的实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高中录取方式只有单一的文化课考试划线,久而久之,就会挫伤学校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多元录取使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办学需要和办学特色制定录取方案,为高中学校的特色办学打下生源基础。当然,扩大高中的招生自主权不是放弃对其管理,而应当建立完善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招生、社会参与监督的招生录取机制,使学校扩大了的招生自主权又始终在制度的笼子里运行。
        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是不拘一格的“合格加特长”的人才,而不是“标准件”。为了让初中学生有更多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成长为未来“合格加特长”的人才,就必须进行高中招生录取方式的改革。高中招生录取方式这个指挥棒改好了,就会起到激活基础教育全盘的作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